《2023年全球员工保险福利计划趋势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引言:
一、人均医疗费用的增长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近年来,整体经济中不断飙升的通货膨胀率一直是个人和雇主都担心的问题。其中,低收入者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医疗通胀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所谓医疗通胀,是指假设所提供的福利不变,医疗计划下的人均理赔费用逐年增长。简而言之,就是花同样的钱享受不到与之前同样的医疗服务了。影响医疗通胀上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和治疗方法成本的上涨、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疗政策的调整等等。
尽管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地的保险理赔带来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报告》指出,2019-2023年期间,医疗通胀率普遍呈现上涨趋势。尽管新冠疫情导致医疗服务使用率下降,使得2020年的医疗通胀率有所下降。但在2021年,保险公司发现医疗通胀率已经普遍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2023年中国的医疗通胀率预计为10.0%,与2022年持平,随着中国近期对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预计医疗服务需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会保持上升的趋势,因此,企业仍然要对医疗费用进一步上涨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今,在劳动力市场紧缩的情况下,面对通货膨胀,许多员工都倍感压力。越来越多的雇主已经意识到,相比于加薪,福利的设计更能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凸显差异化。据《报告》显示,全球68%的保险公司预计雇主在未来一年将优先考虑以人才吸引、留用和激励为出发点来改善保险福利计划,而不是专注于成本的管控。
因此,尽管医疗通胀率上升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但是从长期的人才保留、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找到合适的策略来兼顾员工健康风险管理与成本控制,而不是单方面的缩减医疗福利成本投入。
美世建议
- 雇主可以从福利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入手,来加强福利计划对人才的吸引力
- 了解员工最需要的福利项目,优先推行这些项目,以增强员工体验
- 制定专门的策略,管理保险福利计划的长期成本,定期对福利计划进行成本和价值回报的审查
二、新冠将持续影响保险的理赔
当前,尽管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公共生活已经重新开放,但病毒的长期存在仍将继续影响医疗保险的理赔。疫情风险也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商业风险。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的理赔金额以及雇主整体业务账目来看,2021年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的主要来自于:癌症、循环系统疾病、新冠疫情、呼吸道疾病以及胃肠疾病。按频率计算,新冠疫情目前是导致保险理赔的前三大原因之一。
《报告》中全球61%的保险公司认为新冠疫情导致了2022年保险理赔的增长,疫情对于理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全球58%的保险公司表示,由于延期治疗而采用了更先进的治疗方法,导致平均理赔费用更高
全球55%的保险公司称,延期治疗导致理赔中出现了更多的晚期疾病诊断情况,也进一步推动了医疗成本的上涨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心理医疗服务理赔增加40%
因新冠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37%
美世建议
- 企业应注重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宣传早期诊断和定期筛查的重要性
- 为员工及家庭进行健康管理提供必要的福利、场所及工具支持
- 继续鼓励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新冠疫情传播的工作实践,如远程办公
三、疫情推动了保险福利计划在数字化、包容性和可及性方面的提升
众所周知,持续了三年的新冠疫情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风险、成本和疾病诊断产生了重大影响。据美世《2022年全球人才趋势报告》研究显示,三分之一的员工愿意放弃加薪,以换取自己或家人的额外健康福利。人们对身心健康持续性的关注也推动了保险公司的创新和医疗计划的现代化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支持身心灵全面健康和诊断的新型数字化工具和福利项目也越来越普遍。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成为了保险公司为雇主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72%的保险公司将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辅助健康服务,纳入到提供给雇主的员工保险福利计划中。同时全球有近半数(49%)的保险公司在提供给雇主的员工福利计划中包括“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找到合适的医生或医疗服务的应用程序”。
美世建议
重新审视保险公司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确保服务本身能切实满足员工的需要
尚未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到员工保险福利计划中的企业也可以考虑独立第三方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结合员工需求和成本的综合考量,为员工提供相关福利。
雇主可考量更多的借助数字工具和平台优化提升员工福利方案,提升福利的可及性和员工体验
四、心理健康相关的保障缺口依旧严峻
与此同时,许多保险公司扩大了心理健康疾病的承保范围,并加强了对心理健康预防、管理和治疗的支持。美世达信员工福利202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仅有26%的保险公司没有为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到2022年,这一数字已降至16%。
尽管人们支持心理健康的趋势令人鼓舞,但在实践中,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有待拓展。《报告》显示,虽然全球三分之二的保险公司提供心理/精神方面的咨询服务,但一年内能提供10次以上1小时咨询服务的保险公司却仅为39%。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心理健康支持主要侧重于反应性治疗,而不是预防或管理。全球约有一半的保险公司会承担住院治疗费用,但只有27%的保险公司会提供预防性指导或预防工具来帮助雇主培养员工的正念减压法和快速恢复的能力,以便成员更好地应对压力。
在EAP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当下,利用该技术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的保险公司仍然只占少数。全球只有40%的保险公司提供远程EAP咨询服务。此外,各地区对药物使用方面的支持也十分有限,全球只有8%的保险公司会提供心理健康药物相关的支持。心理健康保障是保险公司和雇主未来共同关注的话题和领域。
美世建议
- 雇主应评估员工心理健康支持的覆盖水平,特别是咨询服务,确保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 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支持,作为保险公司服务的补充
- 评估当下组织和工作流程的设计是否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并思考如何改善
五、企业需积极主动地管理保险福利的成本
《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
- 约有五分之一的保险公司因新冠疫情而改变了承保要求
- 20%的保险公司现在已经将可能长期与人类共存的新冠列入“既往病史“之中
- 全球超过一半(55%)的保险公司表示,他们将人寿保险费率提高了至少1%
- 近四分之一(23%)的保险公司更是将费率提高了10%以上
- 在全球范围内,57%的保险公司表示,理赔率的上升导致保费上涨
尽管2023年的预测医疗通胀水平与2022年接近,但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约有一半的保险公司(49%)没有根据通货膨胀自动调整免赔额和共付额,目前也没有这样做的计划。因此,对于雇主来说,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地与保险福利顾问合作,提前预判医疗通胀及保费上涨的趋势,主动对保险福利成本制定管控策略。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仍在影响全球医疗保险公司的政策,不同地区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尽管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数字化工具来远程支持和监控医疗计划,雇主仍需探索如何将数字化服务与保险公司承保范围的其他方面相结合,并考虑数字化工具为员工提供的质量和价值。此外,在全球范围内,身心健康状况的承保范围仍然存在明显差异。计划出资人应就心理和精神咨询等服务的范围向保险公司提出疑问,以确保他们提供具有足够深度的服务,从而使企业和员工真正受益。
美世建议
积极主动地与保险福利顾问沟通,并定期调整保险方案,以确保在充份考虑医疗通胀的情况下,既定成本的福利方案仍能满足员工需求。
与您的保险福利顾问合作,制定长期的保险福利管理策略,以及长期的成本管控方案。